Browsing by Author "張成林"
Now showing 1 - 4 of 4
- Results Per Page
- Sort Options
Item 哲學研究方法簡述(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教育學系, 1994-06-??) 張成林西方社會,自牛頓(I. Newton)根據培根(F. Bacon)所倡導的「歸納法」(Inductive Method),從而建立其古典物理學後,便形成一種研究方法論的典範(Paradigm)。即以「假設——演繹(Hypothetico—deduction)」的方法,從自然的因果律(Causality)之中,對實在界的諸般事物加以說明與預測(Explain and Predict);主張自然事物本身具有其內部之穩定性、齊一性、必然性與確定性,並強調任何情境與現象,均可從其前導事件中予以預測。因此形成一種封閉式的決定論以及機械宇宙觀。十八世紀啟家運動所帶來的理性樂觀精神,以及對知識實用性之強調,科學主義便成為所有知識與人類進歩的法則。十九世紀時,由於科技長期的進步,生活得以改善與更舒適,讓人類以為能夠容易探制外在環境,也使人類誤以為可以利用科學方法來描述這個世界,以及以數學精確地測量所有的事物,(包括人類存在與人類社會之種種事象與事實)。此種論調,不僅於物理世界中被奉為至理,同時在人文與社會科學之中,也被視為當然。例如:孔德(A.Comte)則以實證論(Positivism)來建立其社會學理論。科學方法,常被視為追求真理、獲得知識、以及研究工作的唯一有效的方法與準則。Item 運動觀眾美感經驗的現象學探討(國立台灣師範大學體育學系, 1989-06-??) 張成林Item 運動觀眾美感經驗的現象學探討(國立台灣師範大學體育學系, 1989-06-??) 張成林Item 「體育」的反省與批判詮釋(中華民國體育學會, 1993-07-01) 張成林; 劉一民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