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rowsing by Author "張心柔"
Now showing 1 - 2 of 2
- Results Per Page
- Sort Options
Item idu lja vuvu先祖歸來兮——排灣族高士部落迎祖靈祭儀式與音樂研究(2022) 張心柔; Chang, Hsin-Jou迎祖靈祭(icacevung)為屬於南排灣paliljaliljaw群的屏東縣牡丹鄉高士部落近八十年來唯ㄧ每年固定舉辦之祭典,是排灣族中少見以「迎靈」、「送靈」為完整祭典,並在農曆除夕與初二舉辦。目前部落僅剩下一位靈媒張順枝女士有能力舉辦此祭典。本論文根據文獻與田野考察,分析迎祖靈祭與五年祭(maljeveq)、召亡靈儀式(zemala)之關係,指出迎祖靈祭相當可能為擷取自五年祭的部分儀式,又融合了靈媒召喚亡靈的儀式而成。在日據時期文獻記載中的高士五年祭,有「男祭司持祭竿面北招呼祖靈,靈媒瓢卜詢問祖靈是否到來」此項儀式,且此儀式為南排灣paliljaliljaw、tjakuvukuvulj兩個群體所特有,如今只見於高士迎祖靈祭。迎祖靈祭以音樂作為儀式的核心與媒介,以靈媒(pucemas)演唱的祭歌、男祭司(parakaljay)呼喊祭辭來招請祖靈,並透過歌舞來表達族人與祖先歡聚的心情。在迎祖靈祭歌的曲調上,高士部落的祭歌與現今舉辦五年祭的代表部落古樓、土坂部落的五年祭迎靈歌並不相似,而在樂曲結構上與土坂部落召亡靈儀式的召魂曲較接近。高士部落地處排灣文化的邊陲地帶,其文化也融合了鄰近的東排灣、斯卡羅、平埔族,客家人的特色,本研究除了記述迎祖靈祭之儀式與音樂,也梳理高士頭目家系與歷史脈絡,以此呈現高士傳統文化豐富美麗的樣貌。Item 線上共創學習中自我導向學習傾向與認知臨場感對學習成效的關係研究(2019) 張心柔; Chang, Hsin-Jou在線上學習環境中以團體合作共同完成學習任務的方式是線上共創學習的特色, 因此了解學生的個別差異藉以提升學生主動且持續地進行線上學習的意願,成為探討 線上共創學習中重要的議題。本研究擬採用學生之個別差異即自我導向學習傾向作為 自變項,以桃園市某技術型高中設計群學生為例,探討不同程度的自我導向學習傾向 學生在線上學習環境中以合作共創的小組自主學習方式,是否會有學習表現以及參與 度上的差異。除此之外,探究社群模型在探討線上共創學習具有其重要性與指標性, 故本研究採用該模型中的認知臨場感建構,設計一套單元線上共創學習活動,並探究 學生自我導向學習傾向與認知臨場感對於學習成效之間是否有顯著的關聯性。 本研究採用實驗研究法-單組後測設計,選定技術型高中廣告設計科二年級「造形 原理」課程,利用Google共創文件以及Facebook Messenger線上聊天通訊軟體,進行單 元知識與技能創作之主題共創學習實驗後進行變項程度檢測以及學習成效之評量。 研究結果發現自我導向學習傾向不論在對於認知臨場感及學習成效獨立變項探討 時都具有顯著關聯性,但以認知臨場感作為中介變項之效果未成立。研究者參考結果 數據後將原本設定之變項做調整,發現認知臨場感是受到自我導向學習傾向的中介影 響了學習成效,此發現有助於日後教師進行線上共創學習活動設計以及教學引導時的 參考依據,幫助教學者擬定適當且有效的教學活動與教材設計。本次研究對象有效樣 本73位學生中之自我導向學習傾向屬於中程度的居多,在面向表現上以「效率學習」 表現最弱、「喜愛學習」表現最佳,顯示學生對於學習保有相當程度的興趣,只要教學 者能夠設計適當教學教法與教材,必能提升學生學習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