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rowsing by Author "張俊彥"
Now showing 1 - 20 of 261
- Results Per Page
- Sort Options
Item 2005-2009年臺灣教育學門國際論文排名現況(高等教育評鑑中心基金會, 2010-11-01) 曾元顯; 張俊彥近幾年來,國內教育研究環境經歷巨大轉變:政府於2005年起以五年五百億預算投入發展國際一流大學與頂尖研究中心,國科會自2003年推動數位學習國家型科技計畫以及目前的數位典藏與數位學習國家型科技計畫,而教育部也於2005年左右投入數年的經費進行師範校院轉型計畫。這些計畫投入不少經費來改善高等教育與大學研究的環境,其在各個領域的成效,逐漸受到大家的關注,常成為後續大規模類似規劃或政策的討論焦點。本文目的,在探究這段期間(約五年)內,國內教育學門的國際研究表現、論文發表的質量狀況,以及主要的貢獻機構。本文參考國際上大型的引文索引資料庫,運用多種方式查找相關訊息,以具體數據呈現這些結果,供各界參考。Item 2009年國際地球科學奧林匹亞IESO(臺灣師範大學科學教育中心, 2011-09-??) 葉孟宛; 姜彥麟; 張俊彥; 梁鳳儒; 王希俊; 黃進達Item 2009年國際地球科學奧林區亞IESO--測量地形學應用於921集集地震震度調查--ITFI 野外考察活動實作手冊(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科學教育中心, 2013-06-??) 葉孟宛; 姜彥麟; 張俊彥; 簡佑達; 梁媛翔; Meng-Wan Yeh, Yen-Lin Jiang, Chun-Yen Chang, Yu-Ta Chien and Yuan-Xing LiangItem 2011非制式科學教育國際研討會-搭起制式與非制式科學教育的橋(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 2011-06-30) 張俊彥我國之厚實力量,主要依賴人才之系統化培育、經濟與科技產業計畫之周延務實發展,面對二十一世紀知識經濟時代的挑戰,科學教育所扮演的角色更為重要。本研討會特邀現今國內外重要科學教育中心及博物館之學者專家,包含:美國Dr. James P. Barufaldi、Dr. Carole Neves、新加坡Dr. Lim Tit Meng、德國Dr. Johannes-Geert Hagmann、韓國Dr. Eun Ah Lee、我國清華大學生命科學系李家維教授、科教館朱楠賢館長、科博館孫維新館長、工博館陳訓祥館長、臺師大科教中心張俊彥主任、彰師大科教中心林忠毅教授、高師大科教中心劉嘉茹主任、臺灣大學科學教育發展中心陳竹亭主任及國立台中教育大學靳知勤教授等,暢談目前國內外對於推動非制式科學教育的研究成果及我國辦理之現況與展望,促進研究者(學者)與教學者(教師)及學習者(民眾)的相互交流互動與啟發,從中亦能學習國內外制式及非制式科學教育連結之成功經驗,以期能有更多回饋至課室教學及自我學習成長的機會。Item 3D虛擬實境學習環境的創新內容研發與學習成效評估(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 2013-07-31) 張俊彥本計畫嘗試整合虛擬實境(Lin et al, in press)、動作偵測和紅外線控制器等不同的新科技建置一個全新的虛擬學習環境。在這新的虛擬學習環境中,內容知識不單只是學校的基本課程內容,還包括了非制式的科學學習(Miller, 2010; Rundgren et al, 2010)。因此,結合VR和SLiM的重要研究發現,我們試著建置發展一個融入SLiM概念的虛擬學習環境(SLiM Driven Virtual Learning Environment (SDVLE))。學生可以利用動作感應攝影機在SDVLE中瀏覽,使用紅外線控制器與環境中的物件互動。透過這樣強大的科技,試著幫助學生對於文化有更多的感知,並增進其科學知識。Item 5E模式融入桌遊自主學習:以數位學習平台為例(2022) 顏慈瑤; Yen, Tzu-Yao本研究旨在克服科學桌遊教學運用之限制,並使學生可以在非一般教學場域處,也可進行桌遊自主學習。為達到研究目的,本研究將5E學習環教學模式分別對應自主學習歷程四階段及桌遊教學設計,通過整合以上概念,最後以數位學習平台—CWISE為例,配合飲食相關議題之科學桌遊進行教學設計。本研究選擇60位國中生和2位教師作為研究對象,並收集其填寫之「自主學習量表」和「飲食議題相關知識、行為與態度問卷」,並且探討教師使用桌遊5E課程的教學意願。分析結果顯示,學生之自主學習成效李克特五點量表結果偏高,故本研究中的課程有利於桌遊自主學習,且根據前、後測比較,整體學生對於飲食相關議題的知識、行為與態度皆有提升。此外,研究結果亦顯示自主學習與學生的飲食行為與態度提升具有高度相關。建議未來若教師想使用科學桌遊來幫助學生進行自主學習,則可以使用本研究中的教學設計來整合不同類型的桌上遊戲。Item 95年科學教育學門專題研究計畫成果討論會(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 2008-03-31) 張俊彥Item 99年補助學術研究及新興發展計畫:從科學到科學素養活化科學的智慧模式(台灣師範大學, 2012-06-30) 張俊彥Item Development and Implementation of a Rubric for Project-based STEM Lesson Plan Evaluation(2021) 阮氏玉貞; Nguyen Thi Ngoc TrinhnoneItem Implementing Bayes' Theorem to Analyze Interactive Web-Based Scientific Inquiry Assessments: Inquiring Time-Temperature Graph on Atmospheric Climate Change Issue(2023) Dadan Sumardani; Dadan SumardaninoneItem Q-R Code資訊系統應用於國小學童戶外環境探索之設計(2013-05-31) 李文獻; 張俊彥; 賴信志Item Scientific and Engineering Practices in Taiwan's and Vietnam's National Science Curricula(2021) 阮越海; Nguyen Viet HainoneItem Teachers'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s and Enactments in STEM Education: Adaptation and Reflections from Theoretical to Practice(2021) 阮氏蘇棬; Nguyen Thi To KhuyennoneItem 一個共識的追尋---中等學校科學教育現況調查---科學教師觀點---學生應具備之科學素養調查研究(I)(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 2003-07-31) 張俊彥Item 一個共識的追尋---中等學校科學教育現況調查---科學教師觀點---總計畫(I)(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 2003-07-31) 張俊彥Item 一個共識的追尋---調查中等學校地球科學教師之教學環境觀點---地球科學教學現況與學生應具備之地球科學素養調查(I)(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 2004-07-31) 張俊彥Item 一個共識的追尋---調查中等學校地球科學教師之教學環境觀點---總計畫(I)(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 2004-07-31) 張俊彥Item 一個共識的追尋:調查中等學校地球科學教師之教學環境觀點---地球科學教學現況與學生應具備之地球科學素養調查(II)(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 2005-07-31) 張俊彥Item 一個共識的追尋:調查中等學校地球科學教師之教學環境觀點---總計畫(II)(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 2005-07-31) 張俊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