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rowsing by Author "嶺瑤蓉"
Now showing 1 - 1 of 1
- Results Per Page
- Sort Options
Item 植物萃取物對痤瘡致病菌之生長、菌膜形成與脂解酶活性的抑制作用(2011) 嶺瑤蓉; Yau Rong Liing尋常性痤瘡(acne vulgaris),是一種常見的皮膚疾病。痤瘡桿菌(Propionibacterium acnes)和表皮葡萄球菌(Staphylococcus epidermidis)存在於人類皮膚含皮脂腺的毛囊(pilosebaceous follicle),在尋常性痤瘡的致病過程中扮演著重要角色。這些痤瘡致病菌(acne-causing bacteria)會形成菌膜(biofilm)抵抗外在不良的環境條件,也是產生抗藥性的因子之ㄧ,另外其所分泌的胞外脂解酶,水解皮脂中三酸甘油酯供給菌體所需養份,同時誘發後續的發炎反應。P. acnes感染角質細胞時,會刺激細胞產生超氧陰離子(superoxide anions),雖抑制P. acnes生長但會引發角質細胞分解,誘導發炎反應。 我們篩選34種市售植物乙醇萃取物的抗菌活性,結果發現迷迭香(Rosmarinus officinalis )、鼠尾草(Salvia officinalis L. )、紅茶、綠茶(Camellia sinensis )及馬鞭草(Verbena officinalis Linn)可有效抑制P. acnes生長。所以在後續實驗,我們製備了上述五種植物的乙醇、甲醇、乙酸乙酯(ethyl acetate)及水萃取物作為試驗材料,分別評估其抗菌能力以及對P. acnes菌膜(biofilm),脂解酶活性(lipase activity)和對活性氧屬的抑制效果。最後,使用HPLC分析迷迭香萃取物之有效成份並加以定量。 本研究結果發現,在乙醇萃取物中,抑制P. acnes生長效果最好的是紅茶及綠茶,而抑制S. epidermidis生長效果最好的則是馬鞭草。在甲醇萃取物中,抑制P. acnes生長效果最好的是紅茶及綠茶,而抑制S. epidermidis生長效果最好的則為迷迭香萃取物。在乙酸乙脂萃取物中,抑制P. acnes生長效果最好的是紅茶及綠茶,而抑制S. epidermidis生長效果最好的則為迷迭香。在水萃取物中,抑制P. acnes和S. epidermidis生長效果最好的皆為紅茶及綠茶,迷迭香於本實驗的條件下,不具有抑菌的效果,馬鞭草萃取物不具有抑制S. epidermidis生長的效果。 植物萃取物對P. acnes菌膜形成(biofilm formation)之影響的實驗結果,在菌膜生成過程中,觀察植物萃取物於培養第16 hr和48 hr時對於菌膜biomass的影響,這兩個時間點分別用來代表萃取物抑制菌膜形成(prevention of biofilm formation;簡寫為PBF)和移除菌膜的能力(removal of established biofilm;簡寫為REB)。結果發現,迷迭香、鼠尾草、紅茶、綠茶及馬鞭草的乙醇、甲醇、EA及水萃取物具有PBF之能力,而鼠尾草和綠茶的乙醇、甲醇及水萃取物具REB之效果。 植物萃取物抑制P. acnes及S. epidermidis脂解酶活性的實驗結果中,馬鞭草、迷迭香、鼠尾草、綠茶以及紅茶萃取物皆顯著抑制脂解酶活性。植物萃取物清除自由基之能力的實驗結果中,(a)清除DPPH及一氧化氮自由基能力:綠茶及紅茶萃取物清除DPPH及一氧化氮自由基能力最好,迷迭香及馬鞭草萃取物次之,鼠尾草萃取物最差。(b)清除超氧陰離子自由基能力:綠茶及紅茶萃取物清除超氧陰離子自由基能力最好,迷迭香及鼠尾草萃取物次之,馬鞭草萃取物最差。(c)清除羥基自由基能力:綠茶及紅茶萃取物清除羥基自由基能力最好,鼠尾草及馬鞭草萃取物次之,迷迭香萃取物最差。(d)總多酚含量:綠茶及紅茶萃取物總酚含量最高,馬鞭草萃取物次之,迷迭香及鼠尾草萃取物最少。HPLC分析迷迭香萃取物之有效成份的實驗結果中,除了迷迭香水萃物外,迷迭香乙醇、甲醇及EA萃取物皆含有迷迭香、鼠尾草酚及鼠尾草酸等有效成份,並且含量皆是迷迭香甲醇萃取物最高、乙醇萃取物次之,EA萃取物含量最少。 綜合上述結果,迷迭香、鼠尾草、紅茶、綠茶及馬鞭草萃取物均具有抑制痤瘡致病菌生長、菌膜形成及脂解酶活性之能力,並且具有優異的抗氧化能力,故以上五種植物萃取物具有治療痤瘡及抗氧化的潛力。未來在臨床上可應用於預防或是緩解痤瘡,也能減少使用抗生素所產生之抗藥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