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rowsing by Author "周啟葶"
Now showing 1 - 5 of 5
- Results Per Page
- Sort Options
Item 以「學習社群」促進教師專業發展之分析(師資培育與就業輔導處, 2006-10-??) 周啟葶; Chou, Chi-tingItem 英語教室中的數位教學與學習:三位專家教師教學實施之比較(英語學系, 2014-03-??) 周啟葶; Chi-Ting Chou本研究以三位專家教師為對象,探討他們英語課室內實施電腦輔助語言學習 (Computer Assisted Language Learning, CALL) 的情形。本研究採個案研究法,從專家教師的教學信念、教學行動和學生對專家教師教學的回應三個面向來了解專家教師實施CALL的情形。結果發現,三位專家教師運用電腦輔助語言學習的信念可歸納出四個目的,即是 ( 一) 強化學生英語聽說讀寫能力、( 二) 教導學生運用多媒體、數位學習和線上學習資源、( 三) 增進學生認識不同文化,和 ( 四) 提升學生的學習動機。三位專家教師的教學信念皆形塑其教學行動,因而呈現不同的教學面貌。其中兩位教師偏向培養學生理解和溝通能力,一位教師偏向強化學生學術閱讀和寫作訓練。雖然三位專家教師產生的教學成效略有不同,但均能提高學生聽、說、讀、寫的學習成效,並強化學生運用數位資源解決英語學習問題的能力,也提高學生英語學習動機,和降低學習焦慮。最後,根據研究結果提出對教學和後續研究建議。Item 英語自我效能、英語學習焦慮與英語學習成就之相關研究--以臺北市高中生為例(國立政治大學教育與心理學研究期刊編輯委員會, 2009-06-01) 周啟葶; 程玉秀; 宋秋美Item 課室目標結構對個人目標導向的調節效果(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心理學系, 2010-09-??) 宋秋美; 程炳林; 周啟葶社會認知論的觀點一向認為學習動機受到個人與教室情境交互作用的影響,卻很少這方面的實徵研究。有鑑於此,本研究主要目的:(1)考驗個人四向度目標導向因果模式是否受到觀察資料的支持;(2)分析不同課室目標結構組對四向度個人目標導向因果模式依變項的調節效果。受試者選自台北市1,261 位高二學生,接受以英語學習領域為主的測量,所蒐集的資料以結構方程模式(SEM)及多群組分析進行統計考驗。研究結果顯示:(1)四向度目標導向因果模式具有理想的整體適配度及不錯的內在品質,適合用來解釋高中生英語學習的觀察資料(2)因果模式部分依變項對依變項的直接效果,受到其知覺的課室目標結構所調節,這樣的結果支持基準目標理論和多重目標理論,但不支持修正目標理論。本研究根據研究結果在理論及實務上進行討論,並對提出教學與未來研究的建議。Item 高中生英語自我效能、英語學習焦慮、英語學習策略與英語學習成就關係之研究(2007) 周啟葶; Chou, Chi-ting本研究旨在瞭解目前高中生英語自我效能、英語學習焦慮、英語學習策略與英語學習成就的現況;探討不同背景變項之高中生在英語自我效能、英語學習焦慮、英語學習策略與英語學習成就的差異情形;分析高中生英語自我效能、英語學習焦慮、英語學習策略與英語學習成就的相關情形與交互作用;探究高中生英語自我效能、英語學習焦慮與英語學習策略對英語學習成就的預測作用,以及何者為影響英語學習成就的主要預測因子;最後再根據研究結論,提出對高中生英語學習、教師教學、國家教育規劃與未來研究之具體建議。 為達上述研究目的,本研究採用問卷調查方法。首先,蒐集相關理論與文獻,其次依據文獻分析與前導研究資料,編製「高中生英語學習經驗調查問卷」作為研究工具。在進行實徵研究中,以台北市公、私立高中生為主要母群體,抽取12所學校,共1,002位高二學生為樣本,回收問卷973份,回收率97.11%,扣除無效問卷後,有效問卷為876份,可用率為90.03%。問卷資料以描述統計、t檢定、單因子變異數分析、三因子變異數分析、單因子多變量變異數分析、Person積差相關分析、典型相關分析以及逐步迴歸分析等方法進行統計處理。 綜合文獻分析之結果與調查研究之發現,獲得以下結論: 一、目前高中生英語自我效能普遍良好;英語學習焦慮程度不高,主要焦慮來源為溝通恐懼焦慮;英語學習策略使用情形不足,認知練習策略為最常使用的策略,功能練習策略為最少使用的策略;英語學習成就尚可,但個別差異相當大,因此仍有提升空間。 二、不同背景變項的高中生在英語自我效能、英語學習焦慮、英語學習策略與英語學習成就上有部分差異存在:不同性別的高中生在英語自我效能、整體英語學習焦慮、溝通恐懼焦慮和課室焦慮上沒有顯著差異,雖然女生在師生互動焦慮、整體英語學習策略的使用情形和英語學習成就上顯著高於男生,但關係非常微弱;兒童美語經驗較多和入學基測成績較高的學生,其英語學習焦慮較低,英語自我效能、英語學習策略和英語學習成就也較佳;雖然每週補習時數在3~4小時以內的學生之英語自我效能、英語學習策略與英語學習成就皆顯著高於沒有補習的學生,但關係非常微弱,而其他補習時數的學生則在英語自我效能、英語學習焦慮、英語學習策略和英語學習成就各層面上皆沒有顯著差異;不同自修唸書時數的高中生在溝通恐懼焦慮和師生互動焦慮層面上沒有顯著差異,但在英語自我效能、整體英語學習焦慮、課室焦慮、英語學習策略整體和分層面與英語學習成就上皆有顯著差異。 三、高中生英語自我效能、英語學習焦慮、英語學習策略與英語學習成就之整體與各層面間皆達顯著相關。 四、高中生英語自我效能、英語學習焦慮與英語學習策略對英語學習成就沒有交互作用存在。 五、高中生英語自我效能、英語學習焦慮與英語學習策略對其英語學習成就有顯著預測力。英語自我效能為最佳預測英語學習成就的指標,英語學習焦慮和英語學習策略各層面中,則分別以課室焦慮與功能練習策略最具有預測作用。 本研究最後依據研究結論,提出各項建議,以提供高中學生、教師、 國家英語教育規劃者與未來研究者之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