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rowsing by Author "吳沛璇"
Now showing 1 - 2 of 2
- Results Per Page
- Sort Options
Item 亞斯柏格症學生在魏氏兒童智力量表-第四版的表現(2009) 吳沛璇; Wu Pei Hsuan本研究使用魏氏兒童智力量表-第四版中文版(WISC-Ⅳ)來探討亞斯柏格症(AS)學生的智力表現情形。選取國小一到三年級(國小組)以及國中七到九年級(國中組)各25名,共50名的AS學生作為研究對象。主要目的有兩點:一、瞭解AS學生在WISC-Ⅳ的智力表現情形。第二:探討不同年齡階段的AS學生,是否有不同的認知特質表現。 本研究主要結果如下:1.雖然兩組AS學生在各項智商分數以及14個分測驗的表現並無顯著差異,但可以發現AS學生在WISC-Ⅳ中,有其獨特的認知組型。不論是國小組或國中組的AS學生,其全量表智商(FSIQ)表現均高於平均數,四個因素指數中以語文理解指數(VCI)的表現最好(121.36),處理速度指數(PSI)的表現最弱(89.84)。且分測驗同樣以VCI中的四個分測驗表現最好(類同、理解、詞彙及常識),介於12.80~14.22。PSI中的符號替代及符號尋找相對較弱,介於7.44~8.40。 2.內在差異表現部分,跟一般兒童比起來,AS學生語文理解指數-工作記憶指數、語文理解指數-處理速度指數以及知覺推理指數-處理速度指數三組因素指數間呈現比較顯著的差異情形,代表AS學生跟一般兒童比起來,在這幾個指數間呈現比較大的內在差異。而在AS團體中,同樣也發現AS學生在四個因素指數間有達到統計上的顯著差異,代表AS學生內在能力的表現較不一致且差異值在常模中屬罕見。另外,在三組分測驗比較和歷程分數差異比較上,只有少數的AS學生呈現有顯著差異的情形,較沒有一致的發現。 本研究結果可以提供第一線的教育人員、臨床心理師、精神科醫師做為參考,但因為本研究只針對亞斯柏格症學生,未和一般兒童做比較,因此無法瞭解AS學生和一般兒童或者是其他臨床障礙組的差異,建議將來的研究可以針對一些特定族群,做區分性的比較研究。Item 亞斯柏格症學生在魏氏兒童智力量表一第四版(WIse-IV) 的表現(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特殊教育學系, 2012-07-??) 吳沛璇; 張正芬; Pei-Hsuan Wu; Cheng-Fen Chang過去國內外關於亞斯柏格症(以下簡稱AS) 認知表現的大型研究不多,適逢WISC-IV (中文版)出版之際,藉由本研究瞭解AS 學生的認知表現情形,並且進一步探討不同年齡階段AS 學生,是否有不同的認知特質表現。本研究選取國小一到三年級、國中七到九年級各25 名通過鑑定之AS 學生作為研究樣本,為了避免練習效果,所有受試者在兩年內沒有施測過魏氏兒童智力量表,且性別比例接近過去的調查數據。主要的研究結果如下: I 不同年齡組的AS 學生表現並無顯著的差異,但發現AS 學有獨特的認知組型。不論是國小組或國中組的AS 學生,其全量表智商表現均高於平均數,其中以語文理解指數(VC r)的表現最好,高於平均數1 ~ 1. 5 個標準差,知覺推理(PRI) 次之;處理速度指數(PS r)的表現最弱,明顯低於平均數,分測驗的表現結果也呈現一致的趨勢。2. 內在差異部分, AS 學生VC-WM1、VCI -PSI以及PRI- PSI三種因素指數間,呈現顯著差異,代表AS學生跟常模兒童相較起來,有比較大的內在差異。而在AS 團體中,也發現四個因素指數間有連到統計上的顯著差異,代表AS 學生內在能力的表現較不一致且差異值在常模中屬罕見。另外,在三組分測驗比較和歷程分數差異比較上,只有少數的AS學生呈現有顯著差異的情形,較沒有一致的發現。AS 學生在認知組型上,有顯著的優弱勢表現及內在差異,這樣的訊息,可以提供相關人員在進行教學及教材設計時,能夠從其語言優勢出發,並且針對他們思考及提取速度的部分,進行彈性調整,以利AS 學生更有效的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