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rowsing by Author "吳佳音"
Now showing 1 - 2 of 2
- Results Per Page
- Sort Options
Item 慢性精神病患就業成功預測因素:專業人員觀點(2009) 吳佳音; Chia-Ying Wu本研究旨在探討慢性精神病患相關服務專業人員對個案就業成功預測因素重要性程度的看法,瞭解專業間的共識和重要的預測因素,提供實務工作者參考依據。本研究採調查研究法,研究對象為台北縣市醫療機構或相關單位之慢性精神病患相關服務專業人員,包括醫師、職能治療人員、心理師、護理人員、社會工作人員、就業服務人員等。問卷「慢性精神病患就業成功預測因素重要性問卷:專業人員觀點」包含就業準備、就業技能、個人特質、疾病特質、以及精神復健五個層面。經有效樣本189人對慢性精神病患就業成功預測因素重要性程度的看法資料分析,歸納為以下結論: 一、專業人員對慢性精神病患就業成功預測因素重要性程度的看法具有共識: 從各層面到各項目預測因素,以及以平均數和填答三個最重要的預測因素的分析結果,專業人員的看法頗為一致,顯現專業人員對慢性精神病患就業成功預測因素重要性程度之看法具有共識。 二、雇主與同事對精障者的接受度以及對工作的態度是專業人員首要考慮的預測因素:從各項目平均數分析結果,雇主與同事對精障者的接受度平均為4.42(SD=.81)、對工作的態度平均為4.32(SD=.79),以及填答最重要的預測因素分析結果,最重要因素第一位是對工作的態度,其次為雇主與同事對精障者的接受度,反應出專業人員一致認為雇主與同事對精障者的接受度以及對工作的態度是非常重要的預測因素。文獻探討中,過去研究頻繁提及的重要因素,如病前功能、病前工作經歷、認知功能、是否接受支持性就業服務等,以及結果不太一致的預測因素,如症狀、教育程度等因素,雖然也都屬重要因素,但在專業人員看法中,最看重的是雇主與同事對精障者的接受度以及對工作的態度,在提供服務時會是最優先的考量。 三、個人特質因素是可以排除的因素:個人特質層面的因素平均數最低,在不重要到普通的程度,與過去相關研究結果一致,在個案就業服務過程中,幾乎可以排除這些因素,惟有教育程度一項是略顯重要的因素。 根據研究結果與結論,研究者提出有關職業復健與就業服務實務工作以及未來研究的相關建議,供實務工作者進一步思考。Item 阡陌‧意象 - 臺灣鄉土風情系列之繪畫創作研究(2007) 吳佳音; Wu Chia-Yin本篇論文以「阡陌.意象」為主題,是以筆者對臺灣鄉村的意象作為視覺藝術創作研究之方向,透過描繪臺灣鄉村景色為出發點,從藝術史和美學的理論基礎中,探討藝術創作的可能性。 繪畫創作總計有十二幅;論文共分為五個章,各章節摘要如下: 第一章 緒論,針對本研究的主題詳述研究動機與目的,闡述個人對於臺灣鄉土的印象,並在名詞釋義中詮釋創作主題「阡陌.意象」。 第二章 創作理念與學理基礎,除了從臺灣美術史領域的探討中,了解臺灣鄉村的變遷與繪畫發展外,並從美術史的表現形式中汲取創作元素,作為創作的理論基礎。 第三章 創作內容與形式分析,則綜合前述之理論基礎,發展個人的創作形式、技法與媒材運用。 第四章 作品分析與創作歷程分析,針對筆者個別作品的探討,來延伸對於主題的論述以及視覺呈現。 第五章 結語與展望,對於作品呈現之相關問題及未來的發展方向作為省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