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rowsing by Author "吳佳珮"
Now showing 1 - 2 of 2
- Results Per Page
- Sort Options
Item 台北市國中生攝取保健食品現況及教育需求調查之研究(2007) 吳佳珮本研究主要目的在於瞭解國中生攝取保健食品行為之現況,並進一步探討個人背景因素、保健食品知識、保健食品健康信念、保健食品社會支持與攝取保健食品行為。本研究以台北市九十五學年度第一學期在學之七、八、九年級全體學生為對象,首先利用問卷調查法進行資料收集,共發出問卷510份,有效問卷回收率97.06 %,得有效樣本495人,所得資料以單因子變異數分析、皮爾森積差相關、複迴歸、徑路分析等統計方法進行分析,最後輔以質性研究,進行訪談。 研究結果發現:(1)各類保健食品使用頻率百分比以「礦物質」中「鈣片」的比例最高(57.8﹪);(2)知覺保健食品利益、家人社會支持與攝取保健食品行為、種類及時間呈現正相關;知覺保健食品障礙與攝取保健食品行為呈現負相關;(3)性別、年級、社經地位、知覺利益、知覺障礙、家人社會支持共可解釋攝取保健食品總變異量的17.1﹪,其中以「家人社會支持」對攝取保健食品最具影響力。 根據本研究結果,建議未來教師應加強學生的保健食品正確觀念之外,政府亦需做好把關,使家長能夠在安全的環境下慎選適當的保健食品;在未來研究上可以增加父母飲食教養的探討,以做進一步的深入研究。Item 明清蘇州文人的園林植物圖像(2021) 吳佳珮; Wu, Chia-Pei本文以明清時代蘇州文人的繪畫與文獻中所出現的植物群體為對象,探討植物在園林的樣貌以及在歷史文化中所扮演的角色。從文人對植物的觀察與典故的聯想,再到文學、繪畫﹝題辭﹞與園林種植的運用,其過程中包含了時代與社會背景的縮影,與文人對自我價值的追尋。本文共為五章。第一章為研究對象的背景定義。例如明清時代的社會氛圍如何影響文人的心境,以及蘇州地區的先天地理條件與後天歷史淵源,如何對文人養成造成影響,並塑造出獨特的與園林與植物文化。第二章先以山水畫、人物畫、花鳥畫中各自不同的植物精神作為開端,接著討論江南園林建造對植物的挑選關鍵與配置要點,最後探討六種常見的觀葉、觀形植物,在繪畫、文獻中的紀錄與在園林中的功能;第三章前半部帶入盆景、瓶花藝術的發展史來討論明清時代「微型園林」的興盛,以及現象背後的社會因素與經濟考量。後半部以九種觀花、觀果植物闡述文人如何藉由對花、果週期的情感抒發,來寄託生命價值;第四章所選擇的植物多生於野外或鄉間,因繁衍力強而遍佈,或因生長習性被視為負面象徵,而較少被關注。此章以文獻與繪畫中所呈現的植物輪廓,來討論明清文人對這些植物與前人相異的認知,還有植物會以何種姿態出現在園林中;第五章則為結論。 今日園林植物的研究上,多聚焦於園藝與景觀領域;園林植物意涵研究則多出自文史相關領域;園林繪畫研究則重視當代社會背景與文化意識的影響。本文從三者的集合中尋找另一種觀看明清蘇州文人與植物的角度。研究以明清文人的繪畫與畫作題辭、筆記文獻的植物圖像為主,文學作品的植物典故與描述為輔,來重現明清蘇州文人與園林植物的互動模式,與對後世的文化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