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pository logo
Communities & Collections
All of DSpace
  • English
  • العربية
  • বাংলা
  • Català
  • Čeština
  • Deutsch
  • Ελληνικά
  • Español
  • Suomi
  • Français
  • Gàidhlig
  • हिंदी
  • Magyar
  • Italiano
  • Қазақ
  • Latviešu
  • Nederlands
  • Polski
  • Português
  • Português do Brasil
  • Srpski (lat)
  • Српски
  • Svenska
  • Türkçe
  • Yкраї́нська
  • Tiếng Việt
Log In
New user? Click here to register.Have you forgotten your password?
  1. Home
  2. Browse by Author

Browsing by Author "劉亦宸"

Filter results by typing the first few letters
Now showing 1 - 1 of 1
  • Results Per Page
  • Sort Options
  • No Thumbnail Available
    Item
    颱風數目年代際變化生成指數發展
    (2023) 劉亦宸; Liu, I-Chen
    西北太平洋(WNP)颱風生成數(NTC)具有年代際變化的現象,而颱風的生成會受大尺度環境場的影響,前人依此關係發展出颱風生成指數(GPI),但無法掌握到NTC年代際變化現象。因此本研究以Murakami and Wang(2010)的 GPI 及Wang and Murakami(2020)DGPI 指數中的環境參數為基礎,利用高解析度CMIP6 HighResMIP 資料與主成分迴歸分析(PCR),發展出能掌握在 WNP 區 NTC年代際變化的 GPI 。 本研究發現,夏季時多數模式能模擬到 NTC 年代際變化的現象,但在 TC 突變的模擬上和觀測結果並不一致。秋季時,海氣耦合模式的年代際變化、突變模擬上比大氣模式好。模式中以 HadGEM3-GC31-HM 的海氣模式結果與觀測最接近。在兩時期 TC 生成的空間分布差異上,大氣模式的分布和觀測不符甚至相反,而海氣模式在TC多的位置與觀測相符,不過對活躍期數量較少的西北區域較無法掌握。在相關性分析結果上,海氣模式的結果也比大氣模式接近觀測值,且呈現正相關,大氣模式則為負相關。 藉由探討 NTC 變化與大尺度環境變化的關係,我們發現在活躍期,有利於 TC 生成的大尺度環境分布情況,會與自身 TC 生成較多的區域相對應。兩時期生成指數差異的結果顯示,觀測上 Murakami and Wang(2010)的 GPI 總值變化與實際的 NTC 變化相反,未能掌握非活躍期 NTC 大幅減少的特徵。 本研究發展的新 GPI 指數(NGPI),雖然選取的環境參數與原有的 GPI 接近,但大多數以年代際變化明顯的 PC2 、 PC3 居多,尤其是在夏季。 NGPI 與原 GPI最大的不同是,夏天 NGPI 沒有絕對或相對渦度項,在動力因素上,只採用ω項、垂直風切項;在熱力因素上,只採用相對濕度 PC2 、 PC3 。秋天的 NGPI ,在動力因素上,則選用相對渦度項和垂直風切項,在熱力因素上,只採用相對濕度 PC1 。因此,在建立年代際變化新的 GPI 時,考慮不同季節選用不同的環境參數,對於不同季節 NTC 年代際變化的掌握會更好。

DSpace software copyright © 2002-2025 LYRASIS

  • Privacy policy
  • End User Agreement
  • Send Feedbac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