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rowsing by Author "余宗發"
Now showing 1 - 9 of 9
- Results Per Page
- Sort Options
Item 呂不韋對秦政治文化之貢獻(國立僑生大學先修班, 2000-07-??) 余宗發一般學者在研探不韋之一生時,多就《呂氏春秋》或其政治得失方面下手,本文則就秦人君權之轉移、治國人才之儲備,不韋對秦人學術之影響下手,希望能為研探不韋者提供一點個人的看法。Item 呂不韋暨《呂氏春秋》作者之教育埋想(國立僑生大學先修班, 2002-09-??) 余宗發本文共分為:引言、教育思想的取向、教育內容、教學方法、結論等五個項目,以探討呂不韋暨《呂氏春秋》作者之教育理想。認為呂不韋暨《呂氏春秋》作者之教育思想,是以儒家茍卿之教育學說與兼容並蓄之秦文化特質為取向;其教育內容,則強調倫理與道德教育和重視音樂的人文教化價值;其教學方法,則是重視師生之間的互動關係與以「安樂休游肅嚴」塑造學者之健全人格。Item 呂不韋治秦時所面對的秦人社會現象(國立僑生大學先修班, 2001-07-??) 余宗發呂不韋治秦時,所面對的是個功利主義盛行、人際關係冷漠、迷信風氣瀰漫的秦人社會。這種現象乃是反對人文教化的法家政治思想長期統治下所孕育出來的惡果。而它就是日後秦朝迅速走向覆滅的主要原因之一。本文的撰寫除了利用原有的歷史資料加以說明之外,更藉新出土的秦文物為佐證,以為本論文主論的根據。Item 《周禮〉一書成書於秦地之蠡測(國立僑生大學先修班, 1999-07-??) 余宗發《周禮》一書究竟出向何人之手,成書於何地?幾千年來,一直都是眾說紛紜,莫衷一是。本文乃據「不韋去世後其門下客仍多留在秦地者」、書中「套用《呂氏春秋》之框架」、書中「充滿暴之政治與文化色彩」為依據,以說明《周禮》一書乃出自留在秦地之不韋的門下客之手。而成書的地點,即在秦地。文中除引用古籍以為立論之根據之外,也引用了新出土的《睡虎地秦墓竹簡〉(俗稱《雲夢秦簡》)的資料做為旁證。Item 嬴秦資料研究二題(國立僑生大學先修班, 1994-07-??) 余宗發壹、由秦之文化生態及《雲夢秦簡》以研探《呂氏春秋》成書之原因 本篇顧名思義,就是利用新出土之《雲夢秦簡》及秦的文化生態背景,以研探《呂氏春秋》所以產生於秦地的原因。全文共分:一、引言;二、兼容並蓄的秦文化有利於諸子學說的匯合;三、商鞅後諸子學說得以自由發展的衝擊;四、因官吏養成教材諸子學說並陳之示範作用;五、結論。「兼容並蓄的秦文化有利於諸子學說的匯合」、「商鞅後諸子學說得以自由發展的衝擊」、「因官吏養成教材諸子學說並陳之示範作用」不僅為本篇文內之小標題,也是本篇的內容所在。其結論則認為《呂氏春秋》此部融合各家各派學說於一爐的鉅著,所以完成於呂不韋治秦之時,乃是水到渠成之事,呂不韋只是躬逢盛會吧了;並不是全然的主導者!此篇的立論,是大膽假設與例證並存,所以它雖然是個人之心得,卻不是言之無證!貳、由《雲夢秦簡》看秦治下之社會現象 歷代以來,凡是研究嬴秦之社會真象,大部分都以載籍所見的嬴秦資料為主,而以少數出土金石資料為輔。本篇則以新出土之《雪夢秦簡》為主,而以載籍資料為輔,希望能對秦治下的社會真象有一個新的認識。本篇的內容共分:一、引言;二、倉稟實而民貧;三、因「連坐」而造成人際關係之冷漠及親情之受破壞;四、迷信風氣盛行;五、秦律允許特權之存在;六、結論。 「倉稟實而民貧」、「因『連坐』而造成人際關係之冷漠及親情之受破壞」, 「迷信風氣盛行」、「秦律允許特權之存在」,固為文中之小標題,也是本篇的內容重點所在。其結論則認為秦自商鞅之後,雖然一直都秉法以治蒼生,然而卻是「法令滋彰」而問題仍叢生。因為秦法雖周延,卻也有其所不迨之處。秦治下之社會真象,是個大問題,本文固然因限於資料之不足,只能做蜻蜓點水式的論述,卻也可藉此而見其一斑了。Item 法家在秦地發展初探(國立僑生大學先修班, 1996-07-??) 余宗發商鞅的治秦,為法家找到了一塊實踐的園地;終秦人的有寸土,在治民的政策上,莫不深受法家之影響。但法家在秦發展的真實情況,究竟如何呢?郤鮮有學者做一貫性與深入的研探。本文顧名思義,即在研探法家在秦之發展實況。全文共分六節:一、引言;二、法家之入秦;三、商鞅學派法家在秦之獨尊;四、商鞅後商鞅學派思想之分歧與諸子之復受尊重;五、韓非法之入秦;六、結語。「法家之入秦」、「商鞅學派法家在秦之獨尊」、「商鞅後商鞅學派思想之分歧與諸子之復受尊重」、「韓非法之入秦」,不僅為本文各節之標題,也是本文各節旨趣所在。其結語則認為法家思想學說在商鞅時獨尊於秦,商鞅之後,雖仍有其根深蒂固的影響力,但其他的諸子思想學說也在秦的君臣之間深受尊重。其後,由於韓非的思想學說深契秦始皇之治國理念,在秦始皇親政伊始,法家又逐漸恢復了獨尊的地位;法家者流的著作,成了當時君臣必須熟讀的治國經典。但法家的思想學說,卻因「無教化,去仁愛,專任刑法」,而將秦朝帶上了滅亡之途。秦人之興起,雖得益於法家的思想學說,秦之亡,也因法家思想學說之故!法家思想學說的利與弊,畢現於秦人治民的歷史上。Item 由〈雲夢秦簡〉看商鞅之智慧(國立僑生大學先修班, 1993-07-??) 余宗發本篇的內容共分為:一、引言,二、掌握時代之脈動為秦訂定法治的基礎,三、以發展經濟鞏固秦之國本,四、尚首功驅民勇於殺敵怯於私門並建立軍制,豆、結論等五部分。在立論上,是以今本所見《商君書》中,一般學者公認較可能出自商鞅之手的言論為基礎,並援引新出土之〈雲夢秦簡〉之資料,以說明商鞅對秦國統一大業的貢獻。其立論之旨趣大抵皆見之於文中的各標題之上。Item 略論諸子思想在秦地之流變(國立僑生大學先修班, 1997-07-??) 余宗發自從「商君教秦孝公以連什伍,設告坐之過,燔詩書而明法令,塞私門之請而遂公家之勞,禁游宦之民,而顯耕戰之士」(《韓非子》‧和氏篇》文)之後,商君所強調的「詩、書、禮、樂、善、修、仁、廉、辯、慧,國有十者,上無使守戰。國以十者治,敵至必削,不至必貧。國去此十者,敵不敢至;雖至,必卻;興兵而伐,必取,按兵不伐,必富」(《商君書‧農戰篇》文)的思想,幾乎成了秦人治國的政治思想教條,法家以外的諸子學說,在秦地也似乎完全失去了發展的空間。但就載籍資料及考古所建,卻並不全然如此,本文就是在此動機之下,所提出之管見。本文共分七節,第一節略說秦人的歷史形象及秦民族之淵源;第二節說明秦人在商鞅入秦前,受西周文化影響之情形;第三節說明商鞅治秦時,對法家以外的諸子排斥之情形;第四節的重點在說明商鞅被車裂之後,諸子的思想學說在秦地活動的實況,以說明秦人之治民雖然仍不廢商君法,可是法家以外的諸子思想學說,已經可以自由活躍在秦人君臣之間;第五節乃就《呂氏春秋》一書之文字,以論證此時諸子思想學說在秦地的發展情形;第六節在說明商鞅的「燔詩書」,打擊諸子思想學說的情形重現於秦始皇統一天下之後;第七節說明諸子思想學說受禁於商鞅治秦之時,解放於商鞅被車裂之後,而復禁於秦始皇統一天下之後。故秦之所以興,固然因法家思想之賜,而秦之滅亡,也因行法家思想所造成的。蓋以為秦始皇如果未見《韓非子》之作,或許能免於重蹈鞅商「燔詩書」而禁諸子、獨尊法家之故輒!本篇的題目,雖然稱之為「略論諸子思想在秦地之流變」,但由於作者才疏學淺,加以資質魯鈍,雖然企圖利用載籍資料及考古所見,以做為本文的立論根據,仍不免犯了以管窺天之弊。雅博君子,如能棄作者之孤陋寡聞而賜予指正,則是作者莫大的裨益。Item 秦政治與文化生態之特質研探(國立僑生大學先修班, 1998-07-??) 余宗發在列國中,秦人建國最晚,原本的文化也最落後。而建國之後,不但在春秋時稱霸西戎,進窺中原。在戰國時,先為七雄之首,終而滅六國、一統天下。其與列國之間,究竟有何異同之處,此即為本文研探之重點所在。本篇共分四節;第一節的節目為〈固有文化之薄弱〉;第二節為〈治秦者多列國之士〉;第三節為〈務實精神與功利主義〉;第四節為〈良好之法律制度〉。各節的題目,即為該節所要探討的主題所在。本文認為秦人既有此四點與列國不同之處,其中的「固有文化薄弱」,固然是秦人的弱點,卻也使她能毫無歷史包袱的放開胸襟,去吸吮他人的長處,來不斷茁壯自己,終而孕育出有容乃大的胸懷,廣泛的吸納東方列國的人才,為秦人的建國、統一天下而竭盡心力。這種有容乃大的胸懷,也在無形中,培養出一種務實的精神與功利主義。她以法治民,雖然違反了儒家的以仁治國,卻為她奠定了良好的法律制度,與「固有文化薄弱」、「治秦者多列國之士」、「務實精神與功利主義」,同為秦政治與文化生態之特質。秦人的這四種政治文化生態上的特質,不管後人對其評價如何,想要走入秦文化天地的人,就必須要誠實的面對她們!因為她們已經是秦文化中的一部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