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pository logo
Communities & Collections
All of DSpace
  • English
  • العربية
  • বাংলা
  • Català
  • Čeština
  • Deutsch
  • Ελληνικά
  • Español
  • Suomi
  • Français
  • Gàidhlig
  • हिंदी
  • Magyar
  • Italiano
  • Қазақ
  • Latviešu
  • Nederlands
  • Polski
  • Português
  • Português do Brasil
  • Srpski (lat)
  • Српски
  • Svenska
  • Türkçe
  • Yкраї́нська
  • Tiếng Việt
Log In
New user? Click here to register.Have you forgotten your password?
  1. Home
  2. Browse by Author

Browsing by Author "丁國雲"

Filter results by typing the first few letters
Now showing 1 - 4 of 4
  • Results Per Page
  • Sort Options
  • No Thumbnail Available
    Item
    現代華語:泰國版(第1冊)
    (臺北市 : 聯經, 2009-01-01) 孫懿芬; 丁國雲
  • No Thumbnail Available
    Item
    現代華語:泰國版(第2冊)
    (臺北市 : 聯經, 2009-01-01) 孫懿芬; 丁國雲
  • No Thumbnail Available
    Item
    現代華語:泰國版(第3冊)
    (臺北市 : 聯經, 2009-01-01) 孫懿芬; 丁國雲
  • No Thumbnail Available
    Item
    由近義詞「認識」、「知道」語內和語際對比 看日、泰中、高級學習者母語遷移現象
    (2009) 丁國雲; Ting, Kuo-Yun
    本研究旨在根據中介語理論,探討母語遷移對習得近義詞「認識」與「知道」的影響,以期日後可運用於對外漢語教學上,減少以漢語為外語的學習者在學習及運用近義詞時遇到的困難。研究對象為日本與泰國中級組和高級組各30位外籍生,共120位外籍生進行跨語言對比。主要的研究方法為問卷調查法,並以實際訪談方式以補問卷之不足。 研究結果顯示:母語與標的語詞彙分化的程度不同,表現在近義詞習得使用上的差異也不同。漢語「認識」和「知道」對應於泰語為「รู้จัก (roo-jak)」(認識)和「รู้ (roo)」(知道),漢、泰兩者為較近似的語言,因此以泰語為母語之受試者偏誤率普遍較低。而日語學習者因其母語與漢語「認識」與「知道」在其對應領域之詞彙有著不同的詞彙精密程度,日語「認識」和「知道」皆以「知る(shi ru)」(原型)表示,這種差異令學習者在學習時產生了理解上的障礙,受到母語干擾的影響,故其偏誤率較高。此研究與Prator(1967)提出的難度等級相符合,即母語中的某個規則或結構,在標的語中分化成兩個或兩個以上的規則或結構時,難度等級較高。 其次,隨著學習的進展,高級程度的學習者其母語逐漸被第二語言所取代,進而接近或達到第二語言的水平。因此,高級程度的學習者對「認識」與「知道」的正確率較中級程度者為高。此一實驗結果也驗證了不少學者的觀點,如Taylor(1975)和 Brown(1987)。這些學者指出,母語干擾現象主要出現在第二語言學習的早期階段。此外,中級程度的學習者偏誤率較高,符合了Kellerman(1983)提出的U型理論,即到了中級階段學習者的偏誤率最高,然而隨著第二語言能力的再度提升,偏誤的標的語形式便逐漸被正確的標的語形式所取代。 教學應用上,筆者以『實用視聽華語』一書作為教案設計之依據,設計有關近義詞「認識」與「知道」之教學教案。透過教學流程的說明,進而提出教學建議,並於實際課堂中演練,確認教學成效。

DSpace software copyright © 2002-2025 LYRASIS

  • Privacy policy
  • End User Agreement
  • Send Feedbac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