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rowsing by Author "Mei-Yun Huang"
Now showing 1 - 9 of 9
- Results Per Page
- Sort Options
Item ICCS 2009 認知測驗與我國相關中學學生公民教育學習成就評量之比較(師資培育與就業輔導處, 2012-06-??) 鄧毓浩; 黃美筠; 董秀蘭; 林佳範; Yuh-Haw Teng; Mei-Yun Huang; Xiu-Lan Dong; Chia-Fan Lin2009 年我國參與了國際教育成就調童委員會(lE A) 之「國際公民教育與素養調查研究J (ICCS' 2009) 。此次受測學生有5167人,是國內近年大型的跨國研究之一。本文試就ICCS 2009認知測驗的評量性質、評量祭構和試題形式進行探討,並以之與國內之圈中基本學力測驗和壘灣學習成就評量資料庫(TASA) 公民試題進行比較研究。首先,根攝評量性質比較,三者皆為橫斷面的評量,但ICCS是一種國際性比較測驗,而基測則為升學導向的常棋參照評量,TASA則是強調學習成就之趨勢分析;其次是評量無構比較,三者皆分成知識面向和認知面向,惟其間仍存在著差異,ICCS是以公民教育為主軸,知識內容色含了公民社會和體卑、公民原則、公民參與與公民認同四個構面,至於基測和TASA是以社會學習領域課綱為範疇;再就試題分析來比較'ICCS之題型分為選擇題和開放式問答題,評量層次頗高,而基測和TASA仍侷限於選擇題形式,因此基測和TASA的發展可以ICCS作借鏡。 最後,根噱研究結果,依攝ICCS的評量性質、評量無構和試題形式,對於圍內的評量,提出了公民知識內涵再充實、評量方式再調整和發展長期追蹤評量等三項建議,期待查灣能發展出客觀、具有風發性的評量方式,以增進評量效籠,並有效因應全球化時代快速雙邊的教育改革需求。Item 國中公民與道德科經濟學教科書之內容分析(2002) 黃丹鈺; Tan-Yu Huang本研究旨在探討國中公民與道德科經濟學教科書之內涵,並以美國之經驗為參照,故採用內容分析法,依據美國經濟學國家內容標準,分析比較我國國中現行版和前版公民與道德科經濟學教科書,期能對施行九年一貫教育後教科書開放之編寫有所裨益。本論文共分為五章,分別是緒論、文獻探討、研究設計與實施、分析結果與討論、結論與建議。首先,從相關文獻中歸納經濟教育的意涵,探討國中經濟學課程內容設計的理論以及適合國中階段學習的經濟課程內容樣貌,了解我國國中經濟學課程的沿革與現況和經濟學教科書之相關研究結果。在實證方面,即以「經濟概念分析類目表」為研究工具,以「節」為分析單位,比較評析國中現行版和前版經濟學教科書之內涵,以作為日後國中階段經濟學教科書編審之參考。 根據研究結果,主要發現如下: 1.就總份量而言,前版教科書的內容多於現行版教科書。 2.就課程內容設計而言,前版教科書之課文敘寫方式缺乏創意、不具啟發性,單元編排較無系統。現行版教科書則以學生日常生活為教材背景,課文生動活潑,並能提供學生批判思考的機會。 3.就經濟概念而言,現行版教科書重視個體經濟概念,前版教科書則重視總體經濟概念,前版所涵蓋的經濟概念較多,但卻不見深入探討,現行版教科書所涵蓋之經濟概念較少,但較能夠針對主題做完整的介紹。 4.就活動、圖表等補充教材而言,前版教科書的數量較少、內容較為嚴肅呆板,而現行版教科書數量較豐,生動有趣且能與學生生活經驗結合。 根據文獻探討,研究結果以及結論,謹提出下列建議: 1.教科書之編寫應兼顧學科知識、學生特性與社會需要等面向。 2.改善課程標準之編寫形式,建立合理嚴謹的教科書審查制度。 3.成立全國性的經濟教育研究機構與建立經濟學相關時事解析和分享機制,提供教材研究之相關在職研習。 4.後續研究可擴增研究範圍與對象,並可結合其他研究方法。Item 國中學生經濟教材迷思概念之研究--以台北市為例(2002) 陳珮宜; Pay-Yi Chen本研究旨在探討我國國中學生在經濟教材中的迷思概念。由於現行公民與道德第三冊是國中階段最完整、基本的經濟學教材,因而可以透過教材的內容來發現我國國三學生在學習上的迷思概念。此外,使用該教材的教師亦可在實務上對此教材及對學生學習情形作最佳的評鑑。基於此,本研究以台北市市立國中三年級學生與三年級公民科教師為對象,採用問卷調查法蒐集學生學習此教材時的認知程度與學習態度,以及任課教師對該教材的評價,並輔以訪談以彌補問卷之不足。而以「國中學生經濟迷思概念問卷」、「教師迷思概念問卷」二份問卷為主要評量工具。 本研究採分層叢集取樣,共得有效樣本學生數461位及有效樣本教師89位。依抽樣結果對資料進行統計分析,主要發現如下: 一、學生經濟迷思概念產生原因可能有:教師教學因素、大眾的想 法、學生望文生義的結果。 二、台北市國三學生在現行教材的學習上普遍具有的迷思概念為: 機會成本、生產資源、比較利益、外部效果、共用財、儲蓄、生 產與消費、供需法則、經濟體系。 三、在個別經濟迷思概念中,有迷思學生與無迷思學生在國三上學期 學業成績、國三上學期公民科成績、對公民與道德科學習態度分 數都有顯著差異,且無迷思概念學生的平均分數顯著高於有迷思 學生。 四、個別經濟迷思概念的產生與性別無相關存在,但與學生國三上學 期學業成績、國三上學期公民科成績相關性均達顯著,惟在與公 民與道德科學習態度分數的相關性仍待進一步研究。 五、依據多元迴歸分析顯示:有四個變項可解釋國三學生經濟迷思概念問卷分數的變異情形。其中最佳的預測變項是「國三上學期公 民科成績」,和其他與之共同解釋經濟迷思概念問卷分數的有效 預測變項合計可解釋大約49.3%的分數變異情形。 六、在機會成本、生產資源、比較利益、外部效果、共用財、生產與 消費、供需法則、經濟體系等經濟迷思概念中,可以國三上學期 學業成績、國三上學期公民科成績、對公民與道德科學習態度分 數為區別指標,對有無迷思概念學生建立一區別函數,進行區別 分析。Item 理財教育融入國中課程教學成效之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公民教育與活動領導學系, 2013-04-??) 黃美筠; 賴韋達; 呂啟民; Mei-Yun Huang; Wei-Ta Lai; Chi-Min Lu本研究首在探究理財教育融入國中課程教學成效,研究挑選出符合我國國中學生的理財主題來融入本次理財教育課程,而本研究以「國民中學學生理財觀調查問卷」做為學生前後測評量之研究工具,研究對象為研究者任教之國中八、九年級各兩班學生,前後測問卷各發出138份來做理財教學前後測差異分析,最後,再藉由訪談參與實驗教學的十六位學生及十四位協同研究教師,來瞭解本次教學成效及對課程的相關建議,而根據研究發現,歸納本研究結論如下:從學生前後測量化分析結果來看本次理財教育融入國中課程教學成效一、就整體而言,每一項理財教育主題的後測結果都高於前測結果,顯示透過理財教育課程的實施,對增進學生理財觀念是具有相當成效。二、就認知而言,透過理財教育的實施,對學生理財觀念的提昇相當有效,且適合八、九年級學生學習,不會造成學習上的困擾。三、就學習態度而言,在接受理財教育相關課程之後,學生對理財教育課程展現了相當濃厚的學習意願。而對參與師生訪談的結果,可發現教師與大多數實驗組學生對理財教育活動課程的回應皆為正向。Item 理財教育融入國中課程教學成效之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公民教育與活動領導學系, 2013-04-??) 黃美筠; 賴韋達; 呂啟民; Mei-Yun Huang; Wei-Ta Lai; Chi-Min Lu本研究首在探究理財教育融入國中課程教學成效,研究挑選出符合我國國中學生的理財主題來融入本次理財教育課程,而本研究以「國民中學學生理財觀調查問卷」做為學生前後測評量之研究工具,研究對象為研究者任教之國中八、九年級各兩班學生,前後測問卷各發出138份來做理財教學前後測差異分析,最後,再藉由訪談參與實驗教學的十六位學生及十四位協同研究教師,來瞭解本次教學成效及對課程的相關建議,而根據研究發現,歸納本研究結論如下:從學生前後測量化分析結果來看本次理財教育融入國中課程教學成效一、就整體而言,每一項理財教育主題的後測結果都高於前測結果,顯示透過理財教育課程的實施,對增進學生理財觀念是具有相當成效。二、就認知而言,透過理財教育的實施,對學生理財觀念的提昇相當有效,且適合八、九年級學生學習,不會造成學習上的困擾。三、就學習態度而言,在接受理財教育相關課程之後,學生對理財教育課程展現了相當濃厚的學習意願。而對參與師生訪談的結果,可發現教師與大多數實驗組學生對理財教育活動課程的回應皆為正向。Item 理財教育融入國中課程教學成效之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公民教育與活動領導學系, 2013-04-??) 黃美筠; 賴韋達; 呂啟民; Mei-Yun Huang; Wei-Ta Lai; Chi-Min Lu本研究首在探究理財教育融入國中課程教學成效,研究挑選出符合我國國中學生的理財主題來融入本次理財教育課程,而本研究以「國民中學學生理財觀調查問卷」做為學生前後測評量之研究工具,研究對象為研究者任教之國中八、九年級各兩班學生,前後測問卷各發出138份來做理財教學前後測差異分析,最後,再藉由訪談參與實驗教學的十六位學生及十四位協同研究教師,來瞭解本次教學成效及對課程的相關建議,而根據研究發現,歸納本研究結論如下:從學生前後測量化分析結果來看本次理財教育融入國中課程教學成效一、就整體而言,每一項理財教育主題的後測結果都高於前測結果,顯示透過理財教育課程的實施,對增進學生理財觀念是具有相當成效。二、就認知而言,透過理財教育的實施,對學生理財觀念的提昇相當有效,且適合八、九年級學生學習,不會造成學習上的困擾。三、就學習態度而言,在接受理財教育相關課程之後,學生對理財教育課程展現了相當濃厚的學習意願。而對參與師生訪談的結果,可發現教師與大多數實驗組學生對理財教育活動課程的回應皆為正向。Item 美國與臺灣高中理財教育課程之比較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公民教育與活動領導學系, 2014-09-??) 蕭郁瑩; 黃美筠; Yu-Ying Hsiao; Mei-Yun Huang本研究主要目的是在比較我國與美國高中的理財教育。仝文先介紹兩國理財教育的背景脈絡,繼以課程綱要、教材內容闡述兩國的高中理財教育課程內涵。美國部份是選自「個人理財素養聯盟」(Jump$tart Coalition for Personal Financial Literacy)所公佈的課程綱要以及Financial Fitness for Life一書。而臺灣部份是挑選中華氏國財金智慧推廣協會制定的課程綱要與行政院金管會發行的《個人理財高中篇》教材。比較結果如下:一、課綱主軸大抵相同,教材同樣重視學生練習與忠辨;二、美國的課程綱要細目更為詳盡,其教材內容循序漸進、較豐富且更具實用性;三、臺灣課程綱要細目中較少論及經濟學分析方法。而對臺灣理財教育課程的啟發有三:一、必須重新定位課程,可行性與教學策略的研究必需雙管齊下;二、,應該設計現實社會可能會面對的金融案例,補足教材的實用性與適切性;三、必須規劃加強專業師資的培訓,彌補現行師資不足。Item 美國與臺灣高中理財教育課程之比較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公民教育與活動領導學系, 2014-09-??) 蕭郁瑩; 黃美筠; Yu-Ying Hsiao; Mei-Yun Huang本研究主要目的是在比較我國與美國高中的理財教育。仝文先介紹兩國理財教育的背景脈絡,繼以課程綱要、教材內容闡述兩國的高中理財教育課程內涵。美國部份是選自「個人理財素養聯盟」(Jump$tart Coalition for Personal Financial Literacy)所公佈的課程綱要以及Financial Fitness for Life一書。而臺灣部份是挑選中華氏國財金智慧推廣協會制定的課程綱要與行政院金管會發行的《個人理財高中篇》教材。比較結果如下:一、課綱主軸大抵相同,教材同樣重視學生練習與忠辨;二、美國的課程綱要細目更為詳盡,其教材內容循序漸進、較豐富且更具實用性;三、臺灣課程綱要細目中較少論及經濟學分析方法。而對臺灣理財教育課程的啟發有三:一、必須重新定位課程,可行性與教學策略的研究必需雙管齊下;二、,應該設計現實社會可能會面對的金融案例,補足教材的實用性與適切性;三、必須規劃加強專業師資的培訓,彌補現行師資不足。Item 金管會理財教育《個人理財-國中篇》教材融入社會領域公民科之行動研究(2013) 王玲; Wang,Ling金管會宣布推動「金融知識普及計畫」與教育部合作,於民國一百年起實施的九年一貫新課綱加入投資理財觀念作為能力指標,理財教育正式納入國三上學期公民課程。身為國中公民教師的研究者而言,對於金管會「理財教育」教材如何融入國中社會學習領域課程是有著不安及焦慮的情緒。 基於上述研究背景與動機,本研究主要以行動研究探討將金管會理財教育教材融入社會領域公民科之教學成效,探索有效的教學策略,期望能設計一套適合國中生學習的理財課程的教案,以推廣應用於國中的理財教育的教學中。 根據研究的結果及分析,得到結論如下: 一、金管會理財教育教材融入公民科的教學計畫 (一)使用具體的教學策略將金管會理財教育教材融入公民科是適合的; (二)金管會理財教育教材規劃的時數不足; (三)金管會理財教育教學計畫仍須因材施教。 二、金管會理財教育課程融入公民科實施之成效 (一)金管會理財教育教材融入公民科教學的課程實施是具成效; (二)以「活動或討論」方式進行理財教學是有助於達成教學目標; (三)透過理財教育課程實施,已激發研究參與者具有主動學習態度。 三、金管會理財教育課程融入公民科實施的問題 (一)學校專科教室及電腦設備不足; (二)課程教學計畫實施的時間過於分散; (三)教學現場的問題 1.研究者教學技巧的提升; 2.研究者理財專業不足; 3.研究者缺乏同儕及教學團隊的諮詢與討論。 最後根據結論,研究者提出日後實施理財教育課程及相關研究之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