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rowsing by Author "Chang, Pi-Chun"
Now showing 1 - 3 of 3
- Results Per Page
- Sort Options
Item 全球化影響下城市文化遺產的轉型-以清邁為例(2020) 吳芯瑜; Wu, Hsin-Yu本文的研究對象為泰國城市-清邁,除了探討泰國的現代化,還有當今的全球化發展對清邁蘭納文化產生的威脅,以及面對危機的清邁文化遺產如何進行轉型。清邁曾是蘭納王國首都,曾經歷緬甸統治時期、暹羅附庸國時期再到真正成為泰國的領土,其歷史背景造就蘭納文化的特殊性。本研究透過至清邁大學交換的時間一方面進行田野調查,實地走訪當地,獲得第一手的資料;一方面以官方網站內容、文宣品等進行文本分析。 本研究發現,泰國現代化改革以來所建構出的泰國性對於清邁原有的文化帶來了侵略性影響,同時全球化下商業發展對清邁文化遺產保存的亦有威脅,加上年輕世代大量接收外國文化,對於在地文化陌生,種種壓力讓清邁文化遺產有著轉型的必要性。保護清邁文化遺產並推動轉型的力量主要來自三方面,一是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對於文化遺產保存的約束力;二是泰國政府推動清邁文化遺產的創意發展;三是在地藝術家、學者、知識份子的民間力量使文化遺產得以永續發展。有了世界性組織的約束規範、政府部門的資源加上民間組織的力量,才能讓清邁的文化遺產得以被保存下來並順利進行轉型。Item 影響印尼霾害管理政策之因素分析(2022) 林怡廷; Lin, Yi-Ting近年來環境議題受到全世界的重視,而霧霾問題也在其中。自從1997年大規模霾害以來,印尼霾害議題開始長期受到社會關注,尤其東南亞鄰國更是身受其害。雖然國際間呼籲印尼改善問題的聲浪不斷,但印尼直到近十年間之間才開始透過國內政策的改善與作為,較為積極地回應國際對其霾害問題的政策作為,這其中的變化與因素,相當值得探討。印尼霾害的主要發生原因為聖嬰現象(El Niño-Southern Oscillation, ENSO)的盛行,但隨著蘇門答臘島上泥炭地區人口的增加以及聖嬰現象的發生率增加,在1990年代之後,印尼霾害的發生更加頻繁和嚴重。由於當地人民為了生活不論是需要農耕用地或是開發新的居住用土地,而在原始森林大量砍伐,甚至將泥炭地改作為其他土地用途,其中又以棕櫚樹和紙漿樹木的種植園尤為普遍。 近年來,在聯合國與東南亞國家協會的機制下,透過國家行為者之間的合作。聯合國的REDD+計畫、挪威印尼雙邊的環境合作、東協簽屬的霾害防治條約以及歐盟與東協之間的合作之下,企圖對於印尼霾害問題有所改善。本文的目的即在分析上述合作的因素是否達到促進印尼國內政策轉變的效果。此外本人亦探討國際非政府組織、跨國企業以及草根非政府組織等非國家行為者的影響。最後,提出綜論分析不同層次的組織所提供合作誘因,如何促使印尼政府在面對霾害問題時的政策做出改變。Item 臺灣媒體中的「印尼」形象及其變遷(1950-2016):以《聯合報》為例(2018) 林嘉慧; Lin, Chia-Hui本研究認為台灣的社會脈動與印尼有著很大的關係,欲以媒體作為研究途徑,探討台灣媒體中印尼作為他者之形象。本文以《聯合報》為例,分析《聯合報》自1950年代至2016年「印尼」形象之建構,並以十年為一階段,找出各階段分類主題最多的兩者,探討此66年間台灣媒體《聯合報》建構之「印尼」形象,提出其形象之變遷與分析。 「他者」往往沒有詮釋自己的權力,本文以東方主義作為方法,以邱德亮(2010)提出的東方的缺席、本質化的東方、東方與西方的二元區分作為研究框架,探討他者形象建構之機制。 研究發現《聯合報》的印尼形象1950年代由「華僑」與「政治」包裝,1960年代以「國際關係」與「政治」呈現,1970年代以及1980年代分類主題最多的前兩者相同,是為「國際關係」和「經濟」。1990年代印尼形象以「政治」與「國際關係」呈現,2000年至2016年印尼形象則包裝在「新住民」和「移工」話語中。在《聯合報》中我國從積極反共抗匪,轉變為冷靜看待兩岸關係、推動務實外交之形象;接著再從排斥給我國社會製造問題的他者,到漸漸接納他者而繪製出台灣多元文化社會之景象。